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濁水溪

海豐島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台灣,因位處於板塊擠壓的地帶上,高山每年成長,但除了高度上的增長以外,國土面積也隨時都在變動,海豐島就是這些變異的最佳見證者。海豐島,位在雲林縣境內西南側的海岸外,約在台西、四湖、口湖一帶,長約15.19公里屬於與陸地大致平行之障島沙洲。早在清康熙年間,台灣的府志、縣志有文字記載始,海豐島就曾被記述,甚至在日治時期,有佐佐木將軍因國防需求的勘察,進而將之稱為佐佐木島的事蹟。

莿桐鄉樹仔腳「水防道路」碑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莿桐鄉饒平村樹仔腳聚落旁的濁水溪南岸堤防矗立一方石碑,名為「水防道路碑」。因為早年遭到車子撞斷成兩截,所以晚近社區人士予以遷徙到新修築好的樹仔腳堤防段所在處。從該面石碑的存在不難發現,早年濁水溪於日治時期尚未進行溪流「束流整治」並興築堤防護岸之前,動輒嚴重氾濫成災,威脅周邊聚落。

莿桐移民村──榮村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幾年前,「灣生」這個名詞因《灣生回家》的爆紅而廣為人知,讓大家知道移民村的存在,但更多人不知道的是,雲林曾經有兩個移民村,分別是莿桐的榮村和虎尾的春日村。當時日本政府實施移民政策,鼓勵人們移民到台灣,除了可以減輕日本國內的人口壓力,同時這些移民也有著日本宣示領土所有權、鞏固政權及同化台灣人民的重要作用。

斗六大圳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雖說斗六在清領時期境內早已諸多埤圳,但大小規模不一且獨立。日治時期,斗六地方人士有鑑於嘉南大圳工程通水竣工的影響,而認為透過大圳的興建,達到土地灌溉與改良。以斗六地區仕紳為首在昭和2年(1927)組織「斗六大圳促進期成同盟會」,昭和15年(1940)總督府通過補助半數工程款,籌畫則委由嘉南大圳水利組合代辦。

大義崙埤與「水神祠」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大義崙圳」最初乃是自濁水溪(早期西螺溪)南岸引水入圳灌溉,據日治時期和戰後文獻,最初於道光5年(1825)自當今五塊厝聚落興建土堤竹笱構成的堰堤,運用上游埤圳餘水攔水灌溉。清光緒末葉《雲林縣采訪冊》「布嶼東堡」〈水利篇〉對於大義崙埤記載:「源從西螺堡鹿場圳、十三莊圳而來,灌田一百餘甲。流至布嶼西堡鼻仔頭,匯於虎尾溪。其埤是業、佃合築。

第一代濁水溪鐵橋橋墩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日本來臺殖民後,為了聯絡南北兩大港──高雄與基隆,特別興築了南北縱貫鐵路。在興建過程中,必須要跨越臺灣最大的河流──濁水溪。過去,濁水溪流到林內觸口以及二水鼻仔頭一帶後,會分流成東螺溪、虎尾溪、西螺溪等多條支流,要跨越這麼多條河流對日本人來說,營建的困難度勢必大大加高,因此日本人讓鐵路向東偏移,來到林內觸口與二水鼻仔頭間渡河。

北港溪改道變遷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北港溪最嚴重的問題是經常氾濫,其中又以乾隆15年(1750)及嘉慶2年(1757)兩次最為嚴重。乾隆15年北港溪氾濫,使北港街莊一分為二,形成以溪為界分為「笨北港」與「笨南港」。乾隆二十九年,余文儀重修台灣府志載笨港:「港分南北,中隔一溪,曰南街,曰北街,舟車輻輳,百貨駢闐,俗稱小台灣」。嘉慶2年台灣遭受颶台侵襲,北港溪氾濫成災,積水三日始退,河道南移,笨南港首當其衝,民宅,廟宇侵毀無數。

西螺泰山石敢當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這座石敢當就位於雲林西螺,聳立在濁水溪南畔堤防上(原位於延平路及大同路口),向南延伸即是西螺老街,碑高5尺6寸(169.68公分),上刻「獅咬劍」圖騰及「泰山石敢當」六個大字,頗有捍衛西螺之意。相傳建於清道光7年(1827),從風化斑駁的程度來看,石敢當確實歷經了不少風霜,但是否為道光年間的文物,仍待更多的史料出土方能做判斷。

西螺地方傳說與特色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一個地區的與傳說與特色與地方著族群有著密切的關聯性,若要了解其傳說與之於地方的意義,必須先從其地理環境、歷史等基本資料開始說起。關於西螺地名眾說紛紜,較合理的說法有以下四種,一為平埔族稱呼音譯,漢人直接翻譯;二為西螺與東螺位置互相對稱所以得名;三為濁水溪的「濁」字與閩南語「螺」字相同而得名;四為因地形如螺並欲與北斗鎮區分而得名。

西螺鎮地名由來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西螺鎮,座落於濁水溪南岸,西螺之地名由來,有五種說法,首先認為是由平埔族之發音音 譯而來。本區早期為平埔族之巴布薩族棲居之地,荷蘭人統治臺灣時期,將此地依據平埔族 之土音直接翻譯為 Sorean,在文獻紀錄中有寫為 Soared、Soeran、SaiLei、Sairei 或賽麗等不 同方式,漢人入墾後,則直譯為西螺。其次認為是「東螺社」名稱的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