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北港製糖所

北港糖廠大眾公園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因總督府殖產局新渡戶稻造博士提出〈臺灣糖業改良意見書〉與〈臺灣糖業獎勵規則〉,獎勵資本家興建新式製糖工場。此時,位居北港溪畔因歷經早年戰亂和多次洪患,總督府藉由「舊慣調查」、「土地調查」加上地籍測量,將諸多無主收歸國有,提供糖場設廠。

北港糖廠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北港糖廠,舊稱北港製糖所,位於台南州北港郡,現屬於雲林縣北港鄉。明治43年(1910)時日人小松楠彌等人以資本三百萬圓創立北港製糖株式會社,壓榨能力1,000噸製糖工場。大正4年(1915)併入東洋製糖會社,定名為北港製糖所,並擴建廠房。昭和2年(1927)被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併購,並擴充產能2,000噸,成為大日本製糖旗下產能僅次於虎尾製糖所之製糖工場。

北港糖廠土間厝車站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水林鄉土間厝車站建於日治時期,原為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北港製糖所鐵道支線車站,除載運甘蔗外,也擔任本地居民往返北港的交通運輸工具,後因公路運輸興起,嘉義客運取代了鐵道運輸,而貨車也成為載運甘蔗原料的運輸工具,因此鐵道支線於民國60年代正式停駛,也意味著糖廠鐵道逐步走入歷史之中。

北港糖廠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民國 60 年對台灣糖業可以說是一個既光榮又辛苦的年代。台灣在戰後物資短缺,但是在日本 統治時期所留下的製糖設備與技術,讓台灣在這段時間糖產量的出口屢達高峰,不但為台灣 賺入巨額外匯,同時也創造就業機會,安定社會發展。 不過在當時國際糖業已經逐漸復甦,台灣糖業面對國際市場更嚴厲的挑戰,但在另一方面台 灣亦邁向工業發展,勞動力需求大,在農村地區逐漸出現勞動力短缺的現象。

北港糖廠 相關建築設施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明治43年(1910)日人小松楠彌等人以資本300萬圓在北港創立北港製糖株式會社,並設立壓榨能力1,000噸製糖工場。隨著設置現代化製糖工場,如工場本體建設、辦公廳舍、倉庫、鐵路設施等,亦同步規劃員工住宅、俱樂部以及住宿的植栽綠蔭。大正4年(1915)北港製糖株式會社發生財務危機,併入東洋製糖會社,定名為該社北港製糖所。

北港郵便局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本張照片是由已故虎尾電信局局長龔清河先生的家屬所提供,由說明可知,這是北港郵便局職員「陳氏金匙」女士的退職紀念合照,拍攝地點為北港郵便局門口,時間為昭和18年(1943)2月20日。根據「台灣日日新報」相關報導,北港郵便局原本位於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北港停車場(火車站)的前方,因廳舍狹隘,又離市區較遠,遂於大正13年(1924)由松本有助局長倡議新建北港郵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