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趙翔宇

造紙大灶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照片中的大灶並不是家中炊事煮飯之用,而是為了將石齒輪磨好的竹粗纖維再次處理,讓纖維質更細緻而準備。這也是古坑特有的環境才塑造出造紙的這行業,源源不絕的水源和竹子(造紙材料)。不過造紙是相當辛苦的行業,根據耆老的記憶,當時許多造紙人都因為長期接觸石灰水而有皮膚潰爛的現象。另外在山中砍竹也常遇到毒蛇。

抄紙與壓紙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在古坑的造紙業可說得天獨厚,有水源和竹子,因此早期古坑樟湖到桂林一帶的造紙業相當興盛,而造紙的地方叫做「造紙寮」,以造紙寮為中心,浸泡竹子、碾壓成竹子纖維以及熬煮纖維都在附近進行,最後再將這些熬煮過的纖細竹絲倒入篩紙池中,用耙子攪拌成糊漿狀,使之均勻沈澱,這就是「打漿」,之後則是進入到「抄紙」的工序。

古坑樟湖造紙寮

條目撰寫者 趙翔宇

樟湖的造紙寮約莫於1931年發跡,當時先民的經濟來源大多為麻竹筍,為開拓經濟來源,開始利用周邊的竹子製作金紙,經地方耆老謝益源指出,約在1951年達到全盛時期,樟湖最多有10家造紙寮,分散在樟湖的五個礐、過寮等地,甚至包括桂林等地也有造紙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