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謝東閔

陳文炎

條目撰寫者 陳翠瑛

這張照片裡的人物是我父親,陳文炎。攝於1948年(民國37年),上海全國第7屆運動大會後,親友長輩口中的雲林體壇聞人。不過父親生前未曾親口提述過這件事,當時不明白只不過是個運動競賽,為何讓老一輩人一提到陳文炎,就會想到那件事。

農牧漁混合綜合經營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在民國50年末、60年初在雲林縣曾大力推動一個實驗型計畫「農牧漁混合綜合經營」,簡單來說就是將飼養家禽家畜的排泄物排放到魚池之中,而這些氮肥又會刺激水中浮游生物以及植物的成長,並作為魚類的養分,而魚的排泄物混雜家禽畜的池中泥土則又能成為農地的肥料。套句現在話語來說,就是一種循環經濟。

西螺農業蔬菜專業區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西螺農業蔬菜生產專業區從民國60年代開始就是農業模範示範區,當時謝東閔任職省主席後特別重視農村社區生活與農業生產的改善狀況,發布加速農村建設重要措施、農業發展條例、六年經建計畫、小康計畫等,並大力推動蔬菜生產專區,透過改善地方農業道路、灌溉排水系統以及生產環境,提高農業生產力和農戶所得。

謝東閔副總統視察海埔地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根據臺灣省政府在民國70年度在全台灣區所做的調查,雲林縣的家庭所得是全省最後一名。不過這個結果並不會讓人太意外,在民國60幾年時,雲林縣沿海地區的家戶所得只有一般家庭的四分之一。意即雲林縣沿海地區的收入很低,處在風頭水尾,又加上地層下陷以及缺水的影響,農業很難支撐家庭的經濟。

社區發展工作與埤麻社區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民國57年省政府訂定「社區發展工作綱要」,開始大力推動台灣省社區發展8年計畫,投入相當多的經費和人力在社區發展工作上,除了社區硬體建設之外,還包括清潔、衛生等工作。當時所謂社區三大建設,有基礎工程、生產福利以及精神倫理,而雲林縣社區在當時評比經常是名列前矛,從民國58年至民國61年連續4年獲得被省府考列為第一名。

蔣經國與小朋友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這張照片是蔣經國任行政院長時,省主席謝東閔的陪同下巡視雲林縣,時間是在民國62年12月26日,地點則是在縣政府的門口外,兩位小朋友正在打球,剛好被開完會的蔣經國一行人給碰上,而留下這幕珍貴的畫面。在當時在縣府內與各單位主管談話前所拍攝。

雲林醫院創建歷程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雲林縣自立縣之後,向中央要兩項建設要得很辛苦,也是一些雲林耆老認為延宕雲林發展的原因之一。一項是爭取設立大專院校,另一項是設立大型綜合醫院。在設立醫院方面當時台灣省政府在民國56年就承諾,但一直延宕到民國66年才興建落成,這過程整整讓雲林人等了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