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藝閣

金義順真人藝閣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這張照片攝於1983年(民國72年),是雲林縣辦理春季藝文活動花燈展時所拍攝。北港花燈、真人藝閣和各式陣頭是台灣最有特色的宗教民俗活動,如果北港自謙第二,沒有其他地方敢說自己是第一。這樣的觀點幾乎可以說是老一輩台灣人的共同記憶,更不用說在北港。所以北港文史工作者蔡享潤說,在北港只要跟媽祖有關的事,所有人都會跑出來。

義民里的真人藝閣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這是雲林縣春季藝文活動花燈展,時間是在民國72年,地點當然是在北港,當天藝閣台車一台接著一台穿越北港市區,成為整個北港鎮的焦點。雖然說北港是真人藝閣的大本營,但是這樣的藝閣車遊行也不是天天都有,只有在北港媽祖生的時候,北港舖會以及各界為答謝媽祖庇護,才有如此盛大的活動。對北港人來說,從春節、元宵一直到農曆3月23日是北港人專屬的大日子。

誠心順點心舖藝閣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這張照片是在1983年(民國72年)3月於北港的中山路上所拍攝,是北港藝閣台車遊行,主題是「李哪吒九灣河大展神通」。這個故事主要描述李哪吒因天熱在九灣河洗澡,卻因神器而驚動東海龍王,引發一場衝突。所以在藝閣台車上最明顯就是一位小男生裝扮成李哪吒騎在一條龍的身上。

藝閣文化保存者顏三泰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父子兩代都以做藝閣為業,但到了顏三泰這一代則是擔憂傳統藝閣的裝飾藝術究竟會被保留下來,還是失傳?他的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一座好的傳統藝閣需要結合多項的工藝技術,從小木作、彩繪、紙雕、剪黏、糯米人偶、泥塑彩繪、粉線雕諸等,用來呈現藝閣的主題。正因為需要配合的工藝師如此之多,而過去被漠視的這些傳統工藝的從事者也逐漸在凋零中,不得不讓堅持傳統藝閣做法的顏三泰感到藝閣技藝消失的憂慮。

民國73年北港媽祖誕辰藝閣比賽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北港朝天宮於每年媽祖聖誕前夕均會舉行遶境活動及藝閣比賽,每年均吸引數十萬人前來看熱鬧。藝閣,又名詩意閣,早年是用木板搭架,由能歌擅彈的藝旦,裝扮成詩中人物或小說典故中的各個角色,坐在閣臺上,由人力扛抬遊行,後來改成車子之後,裝飾和聲光效果也變得更為炫麗奪目。

國慶遊行花車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最近這幾年北港迓媽祖,藝閣風再起,以民間傳統故事為主,設計精巧,引人注目。藝閣跟照片中遊行花車的形式差不多,以車為工具,裝飾車子主題,並由真人在車上演出。許多北部民眾沒見過藝閣車,但年紀大一點的人會見過這種國慶遊行花車。過去會在國慶日當天各縣市和一些民間企業或單位用這種方式來慶祝國慶,同時也表現該縣市的特色。

北港朝天宮金義順電子花燈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正月十五賞花燈,三月十九遊藝閣」是北港朝天宮早年的一句俚語。根據耆老們的說法,早期藝閣遊行是在上元節舉行,後來因正月天寒,妝扮藝閣的小孩易染感冒,故將藝閣延至3月19日舉辦。民國54年北港朝天宮首次舉行全台獨一無二的電動花燈展。初始幾年展期較久,長達兩個多月,一直到農曆3月23日媽祖誕辰前夕,後來以一個月為期,從正月15至2月15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