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西螺大橋

西螺大橋員工慰勞大會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本張照片內容為民國41年6月20日舉行西螺大橋員工慰勞大會時所拍攝的紀念照。西螺大橋(當時名稱濁水溪橋)正式建於昭和13年(1938),因碰上太平洋戰爭戰事緊迫的關係,建橋工事一再延宕,所需鋼材甚至被挪用到海南島興建碼頭,到了日本時代結束,終究只完成了32座橋墩。

國民小學教師自編鄉土教材系列7螺陽風華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雲林縣鄉土教材運動一開始很重要的推手是北港的笨港文教基金會,其中的靈魂人物陶慧芳與陳三郎,帶動北港地區探索研究的風氣,把鄉土歷史文化資訊建構起來,推動北港地區鄉土教材教師研習營活動,把一些對鄉土文化有興趣的老師網羅進來,逐步推動鄉土教材編撰。幾年之後庵古坑文史協會高銀河推動古坑鄉各個小學自己鄉土教材的編撰,促使整個古坑鄉的中小學都有自己的鄉土教材,最後在雲林縣成為一股風潮。

雲林縣歷史建築西螺大橋調查研究計畫

條目撰寫者 蔡育成
西螺大橋橫跨濁水溪,橋墩於日治時期完成,嗣因珍珠港戰爭而停工。光復後地方人士多次陳情,加上美國提供經濟援助,終於在民國41年底興建完工,隔年舉行盛大的通車典禮。西螺大橋全長1939公尺,工程浩大,橋樑採華倫式桁架(warren truss)結構,相當罕見,對當時營建技術有相當的貢獻。西螺大橋不僅為當時聯繫台灣南北往來交通必經之道,建成時亦為遠東第一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