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立仁國民小學〔虎尾南國民學校〕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立仁國民小學〔虎尾南國民學校〕

昭和16年(1943)新任台灣總督小林躋造頒布新的「國民教育令」,臺灣境內的學齡兒童必須強制接受國家義務教育。不過因為大正9年(1920)後虎尾郡役所、虎尾街役場等重要機構設立,以及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臺灣支社五間厝製糖工場也在虎尾,工作機會增加與糖業鐵道運輸四通八達的緣故,使得虎尾商業市街持續繁榮擴張。原先的虎尾國民學校的校園腹地和教室空間逐漸不足,於是當時虎尾郡役所便決定在虎尾街南方再興建一所新的學校,此所新設學校因位置在於原虎尾國民學校南方,因此便命名為「虎尾南國民學校」,至於原先的虎尾國民學校則更名為「虎尾北國民學校」。 二次大戰結束,國民政府來臺,初期將原本的「南國民學校」更名為臺南縣虎尾區虎尾鎮第二國校,民國36年以後再更名為「虎尾鎮南國校」。民國39年臺灣實施地方自治,縣市行政區域重新調整,雲林縣成為一行政區,遂將原先的「虎尾南國民」正式改稱雲林縣虎尾鎮立仁國民小學至今。不過在日治時期所興建的校舍,歷經歷年來的敲除改建,早已難窺見其原貌。

國家文化記憶庫分類
摘要
昭和16年(1943)新任台灣總督小林躋造頒布新的「國民教育令」,臺灣境內的學齡兒童必須強制接受國家義務教育。不過因為大正9年(1920)後虎尾郡役所、虎尾街役場等重要機構設立,以及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臺灣支社五間厝製糖工場也在虎尾,工作機會增加與糖業鐵道運輸四通八達的緣故,使得虎尾商業市街持續繁榮擴張。原先的虎尾國民學校的校園腹地和教室空間逐漸不足,於是當時虎尾郡役所便決定在虎尾街南方再興建一所新的學校,此所新設學校因位置在於原虎尾國民學校南方,因此便命名為「虎尾南國民學校」,至於原先的虎尾國民學校則更名為「虎尾北國民學校」。 二次大戰結束,國民政府來臺,初期將原本的「南國民學校」更名為臺南縣虎尾區虎尾鎮第二國校,民國36年以後再更名為「虎尾鎮南國校」。民國39年臺灣實施地方自治,縣市行政區域重新調整,雲林縣成為一行政區,遂將原先的「虎尾南國民」正式改稱雲林縣虎尾鎮立仁國民小學至今。不過在日治時期所興建的校舍,歷經歷年來的敲除改建,早已難窺見其原貌。
是否開放
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