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厚生院、護生院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厚生院、護生院

日治時期明治及大正初年間,台灣流行鼠疫,傳染率高,北港有多人死於此次疫病。日人鑑於此,在大正 13 年把此地改建為厚生院,作為傳染病隔離病人集中處理治病之院所,故又名避病院。同時,在隔離所外,積極推動居家及社區環衛生工作及傳染病防治。據耆老郭椿茂先生說,凡得鼠疫過世著,馬上火化或深埋,避免病菌再傳染。

護生院,則是清代以來,北港的乞食頭及乞食寮,在今東勢街。日人於昭和8年8月18日,在厚生香客大樓後面興建一座護生院,同年11月正式啟用。此護生院是專門收容北港地區之乞丐,讓他們有一棲身、衛浴、管理、照顧之所。如乞丐有傳染病,也可避免他們在外奔走而把疫情擴大,且緊鄰厚生院,可適時照顧處理。此一狀況,與國民政府來台時相比天差地遠。因戰後正值經濟蕭條,百姓生活困苦,北港亦有許多乞丐。他們身背一油亮發黑茄志,身穿破舊縫縫補補的百衲衣、赤腳、手托著一隻破碗公,壓低頭上已開花的斗笠,挨家挨戶的乞討。如討到一點食物,就在壁角邊或蹲或坐,就吃起來。夜晚則睡在市場、廟旁、草捆腳等地。那時候的乞丐,政府似乎也沒給予什麼照顧,讓他流浪、挨餓受凍,真的是一窮二白。

厚生院雖已消逝,但具體位置位於今厚生大樓前處,照片亦攝於此。

摘要
<p>日治時期明治及大正初年間,台灣流行鼠疫,傳染率高,北港有多人死於此次疫病。日人鑑於此,在大正 13 年把此地改建為厚生院,作為傳染病隔離病人集中處理治病之院所,故又名避病院。同時,在隔離所外,積極推動居家及社區環衛生工作及傳染病防治。據耆老郭椿茂先生說,凡得鼠疫過世著,馬上火化或深埋,避免病菌再傳染。</p><p>護生院,則是清代以來,北港的乞食頭及乞食寮,在今東勢街。日人於昭和8年8月18日,在厚生香客大樓後面興建一座護生院,同年11月正式啟用。此護生院是專門收容北港地區之乞丐,讓他們有一棲身、衛浴、管理、照顧之所。如乞丐有傳染病,也可避免他們在外奔走而把疫情擴大,且緊鄰厚生院,可適時照顧處理。此一狀況,與國民政府來台時相比天差地遠。因戰後正值經濟蕭條,百姓生活困苦,北港亦有許多乞丐。他們身背一油亮發黑茄志,身穿破舊縫縫補補的百衲衣、赤腳、手托著一隻破碗公,壓低頭上已開花的斗笠,挨家挨戶的乞討。如討到一點食物,就在壁角邊或蹲或坐,就吃起來。夜晚則睡在市場、廟旁、草捆腳等地。那時候的乞丐,政府似乎也沒給予什麼照顧,讓他流浪、挨餓受凍,真的是一窮二白。</p><p>厚生院雖已消逝,但具體位置位於今厚生大樓前處,照片亦攝於此。</p>
是否開放
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