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斗南埤麻天福宮義氣參天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斗南埤麻天福宮義氣參天匾額

埤麻位於斗南鎮的西北邊,再往西行經番薯庄,過虎尾溪鐵橋之後,迎面就可以看到糖廠的兩支大煙囪。

在埤麻當地流傳了一個有趣的傳說,「埤麻舊名大有庄,1895乙未年為抵抗日人統治,本庄青年群起反抗,無奈寡不敵眾逃回庄中,不慎遺落「大有」頭旗被日軍拾獲,庄民為避免滅庄之禍,便在福天宮玄天上帝的指示下將庄名改為埤麻。」不過,在清代晚期成書的《雲林縣採訪冊》中就已經見到「萆麻庄」的紀錄了。(萆與埤應為台語同音異字)

埤麻當地居民原先信仰為迎奉自祖籍漳州的玄天上帝,當時並沒有建廟,而是奉祀在福德祠中,直到昭和4年(1929)奉祀關聖帝君的「天福堂」建立磚牆廟宇之後,才將玄天上帝等眾神迎入合祀,其後於民國64年天福堂改名為天福宮,並在石龜溪感化感鸞生的協助下創立鸞堂「明善堂」。

天福宮現今仍存昭和己巳年六月由「斗南庄字埤麻眾弟子」所獻立的「義氣參天」匾額,昭和己巳,即昭和4年(1929),洽天福宮建廟的時間年代相互呼應。匾詞的意思是稱揚主神關聖帝君的義氣乾霄,聖德與天匹配。

國家文化記憶庫分類
摘要
<p>埤麻位於斗南鎮的西北邊,再往西行經番薯庄,過虎尾溪鐵橋之後,迎面就可以看到糖廠的兩支大煙囪。</p><p>在埤麻當地流傳了一個有趣的傳說,「埤麻舊名大有庄,1895乙未年為抵抗日人統治,本庄青年群起反抗,無奈寡不敵眾逃回庄中,不慎遺落「大有」頭旗被日軍拾獲,庄民為避免滅庄之禍,便在福天宮玄天上帝的指示下將庄名改為埤麻。」不過,在清代晚期成書的《雲林縣採訪冊》中就已經見到「萆麻庄」的紀錄了。(萆與埤應為台語同音異字)</p><p>埤麻當地居民原先信仰為迎奉自祖籍漳州的玄天上帝,當時並沒有建廟,而是奉祀在福德祠中,直到昭和4年(1929)奉祀關聖帝君的「天福堂」建立磚牆廟宇之後,才將玄天上帝等眾神迎入合祀,其後於民國64年天福堂改名為天福宮,並在石龜溪感化感鸞生的協助下創立鸞堂「明善堂」。</p><p>天福宮現今仍存昭和己巳年六月由「斗南庄字埤麻眾弟子」所獻立的「義氣參天」匾額,昭和己巳,即昭和4年(1929),洽天福宮建廟的時間年代相互呼應。匾詞的意思是稱揚主神關聖帝君的義氣乾霄,聖德與天匹配。</p>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