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斗南石龜溪靖興宮帝德常高匾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斗南石龜溪靖興宮帝德常高匾

斗南靖興里是清代石龜溪庄三聚落之一,舊名南靖厝,這是因為該聚落是由福建漳州府南靖縣的移民所開墾,黃姓為當地望族,祖厝為江夏堂,黃宅的附近即為南靖厝的信仰中心靖興宮。

據聞,玄天上帝神像原為該庄薛姓於乾隆年間自唐山攜來,原先供奉於自宅,後來香火逐漸遠播,遂由信徒為之建廟,命名為靖興宮,取南「靖」厝「興」旺之意。日治末期,靖興宮被日本人所廢,改為集會所,所幸當時的保正陳萬景先生將神明金身藏於民宅。

戰後,村民捐獻了6400台斤稻穀向何姓購買現址土地,並於民國50年10月20日興工重建。目前靖興宮廟內仍保存大正3年(1914)春月由本庄弟子黃文發、陳和尚二人同獻的「帝德常高」匾,該匾由四塊木板拼接而成,邊框飾以捲草紋,匾詞形容玄天上帝的德澤遠大,廣被黎民。

摘要
<p>斗南靖興里是清代石龜溪庄三聚落之一,舊名南靖厝,這是因為該聚落是由福建漳州府南靖縣的移民所開墾,黃姓為當地望族,祖厝為江夏堂,黃宅的附近即為南靖厝的信仰中心靖興宮。</p><p>據聞,玄天上帝神像原為該庄薛姓於乾隆年間自唐山攜來,原先供奉於自宅,後來香火逐漸遠播,遂由信徒為之建廟,命名為靖興宮,取南「靖」厝「興」旺之意。日治末期,靖興宮被日本人所廢,改為集會所,所幸當時的保正陳萬景先生將神明金身藏於民宅。</p><p>戰後,村民捐獻了6400台斤稻穀向何姓購買現址土地,並於民國50年10月20日興工重建。目前靖興宮廟內仍保存大正3年(1914)春月由本庄弟子黃文發、陳和尚二人同獻的「帝德常高」匾,該匾由四塊木板拼接而成,邊框飾以捲草紋,匾詞形容玄天上帝的德澤遠大,廣被黎民。</p>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