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斗六真一寺碑記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斗六真一寺碑記

日治時期皇民化,大肆破壞廟宇,其中以斗六、古坑最為嚴重。不過在此倒是有一寺廟因為被日人認定為佛教,而能逃過一劫,也因此成為現今斗六市最古老的廟宇,斗六耆老們俗稱之為「菜堂」真一寺。據當地耆老所稱,齋堂在最興旺時有百位以上僧人與在家眾共餐,但現在僅剩下兩、三人。從寺中獻納者的碑記來看,確實與現在的景色有一番差別。

真一堂原屬於齋教龍華派之齋堂,龍華派齋教可溯自明代由羅清所創立的羅教,其教義融合了佛教與道教、儒家等思想。根據廟方文獻記載,真一寺由僧人呂什皆在清咸豐10年(1860)所創建,奉祀觀世音菩薩。昭和11年(1936)住持張丹成發起重建,並改隸齋教先天派「乾元堂」,自此成為龍華派與先天派兩派系混合寺院,後因民國53年嘉南大地震而嚴重受創,再度發起重建,而為現在光景。

摘要
<p>日治時期皇民化,大肆破壞廟宇,其中以斗六、古坑最為嚴重。不過在此倒是有一寺廟因為被日人認定為佛教,而能逃過一劫,也因此成為現今斗六市最古老的廟宇,斗六耆老們俗稱之為「菜堂」真一寺。據當地耆老所稱,齋堂在最興旺時有百位以上僧人與在家眾共餐,但現在僅剩下兩、三人。從寺中獻納者的碑記來看,確實與現在的景色有一番差別。</p><p>真一堂原屬於齋教龍華派之齋堂,龍華派齋教可溯自明代由羅清所創立的羅教,其教義融合了佛教與道教、儒家等思想。根據廟方文獻記載,真一寺由僧人呂什皆在清咸豐10年(1860)所創建,奉祀觀世音菩薩。昭和11年(1936)住持張丹成發起重建,並改隸齋教先天派「乾元堂」,自此成為龍華派與先天派兩派系混合寺院,後因民國53年嘉南大地震而嚴重受創,再度發起重建,而為現在光景。</p>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