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古坑崁頭厝圳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古坑崁頭厝圳

崁頭厝圳最初的記載見諸於文獻,是清光緒20年(1894)由倪贊元主纂「雲林縣采訪冊」。書中「打猫東頂堡」「水利篇」寫道,崁頭厝圳在縣南十五里。從大湖口引大湖口溪之水,流出崁頭厝洋,灌田八十餘甲。然而,崁頭厝聚落的開發,根據「清莊聯會銜碑」所載,應在清乾隆年間便已經有漢人先民渡海拓墾。

民國88年(1999)由雲林縣農田水利會出版的「台灣省雲林農田水利誌」中所記載,有關「崁頭厝圳」開發的歷史則提到,最初是在清乾隆20年(1755)由地方拓墾的民眾採取業佃共同出資,開築水利設施。不過臺灣多颱風、地震、土石流,水患經常導致河流改道,損害水利設施。因此,根據清領時期各方志所載的溪流水系來看,真正出現「大湖口溪」一辭是在清乾隆朝末葉「林爽文事件」之後,而在此之前,多載為「崁頭厝溪」或「崁頂厝莊溪」。

摘要
<p>崁頭厝圳最初的記載見諸於文獻,是清光緒20年(1894)由倪贊元主纂「雲林縣采訪冊」。書中「打猫東頂堡」「水利篇」寫道,崁頭厝圳在縣南十五里。從大湖口引大湖口溪之水,流出崁頭厝洋,灌田八十餘甲。然而,崁頭厝聚落的開發,根據「清莊聯會銜碑」所載,應在清乾隆年間便已經有漢人先民渡海拓墾。</p><p>民國88年(1999)由雲林縣農田水利會出版的「台灣省雲林農田水利誌」中所記載,有關「崁頭厝圳」開發的歷史則提到,最初是在清乾隆20年(1755)由地方拓墾的民眾採取業佃共同出資,開築水利設施。不過臺灣多颱風、地震、土石流,水患經常導致河流改道,損害水利設施。因此,根據清領時期各方志所載的溪流水系來看,真正出現「大湖口溪」一辭是在清乾隆朝末葉「林爽文事件」之後,而在此之前,多載為「崁頭厝溪」或「崁頂厝莊溪」。</p>
媒體類型